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OKR(ObjectivesandKeyRes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英特尔公司*安迪·葛洛夫(AndyGrove)发明。
并由约翰·道尔(JohnDoerr)引入到谷歌使用,1999年OKR在谷歌发扬光大,在Facebook、Linkedin等企业广泛使用。
2014年,OKR传入*。2015年后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都逐渐使用和推广OKR。
OKR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公司和团队的“目标”以及明确每个目标达成的可衡量的“关键结果”。一本关于OKR的书将OKR定义为“一个重要的思考框架与不断发展的学科,旨在确保员工共同工作,并集中精力做出可衡量的贡献。”
OKR可以在整个组织中共享,这样团队就可以在整个组织中明确目标,帮助协调和集中精力。
随着OKR“火起来”,不少组织和企业纷纷跟进。嘴上说要落地OKR,进入实战阶段后,却因缺少理论理解和*的工具支持,陷入形式主义的恶性循环。OKR的落地难,难在推行者不了解OKR是什么意思啊?并且是否选择了合适自己的理论和工具支持。
其中O即目标,是对组织长期使命与愿景的承接,是组织希望在近期实现的、有激励性的价值目标;KR即关键结果,由O分解而来,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路径。要知道,制定、拆解目标的过程,是能促进员工对业务进行深入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组织愿景,从而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清楚了OKR是什么意思啊,再来了解下它对组织及个人的价值又有什么。对组织而言,OKR能推动组织进步。因为OKR的制定,需要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规划业务、找到业务增长点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实现组织整体的进步。另外还能确保目标一致和促进团队协作。
对个人而言,OKR可以提高协作效率。因为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员工可以随时跟踪彼此的工作进展,及时互动、更新信息,有助于提高协作和沟通效率。并且还能*员工专注程度以及激励员工自驱。因为在承接上级目标、明确个人价值的基础上自主制定OKR,能让员工打破界限、拥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众多实践表明,成功实施OKR往往能推动组织的高速发展。而且借助*工具往往能让OKR落地事半功倍。就比如多点Dmall、旭辉集团、仙豆智能等多个组织在飞书OKR的助力下落地了OKR,实现了高速发展。
OKR与KPI
简单来说,OKR的主要作用是明确目标。比如公司提出1个亿的总目标O,那推行到下面,每个人需要根据这个总O,结合自己的职责提出KR,要实现这个O,我需要做到哪些事。所有人的KR加起来就是总KR,全公司的KR都达成,O就实现了。
而KPI是从“我需要做到哪些事“中,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这个事的达成。比如销售,要实现自己开发一个客户的KR,可能需要每个月走访客户多少次,拜访新客户多少家,每天要打出多少个电话(这些例子是随便举的,仅供参考,不具有现实应用意义)等。那这就可以作为此销售的KPI。
OKR与KPI可以是相辅相承关系,并不存在谁比谁优越,谁比谁先进。KPI也并不见得非要有效益才能做,KPI是“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可以用量化,也可以用定性或定性转化量化。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 jubao-mail@foxmail.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