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是“百见不如一干”。句子意思是,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见得再多也不如亲身实践一次。最早出现在《汉书·赵充国传》。
“百闻不如一见”的出处:
《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句子翻译为,与其只靠道听途说来打探敌方虚实,不如*去见一见。兵家之事很难预测,远离前线是比较难估计的,臣愿到金郡城去看一看,然后呈上作战方略。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见的再多也不如亲身实践一次。
“百闻不如一见”的寓意:
听人家说不如自己去看,看一百遍不如*动手做一次,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是硬道理!
“百闻不如一见”的典故:
汉武帝后期,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不久之后,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
面对羌患,宣帝意欲起用赵充国这位功勋*的老将带兵平叛,赵充国欣然同意。于是宣帝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地估计,让我先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
于是,赵充国赶到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形势。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据此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赵充国向宣帝奏报,宣帝和大臣们经过反复讨论,通过了赵充国的方案,实行以后,果然*很好,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 jubao-mail@foxmail.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