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文阅读之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那就离开吧
(一)而
1.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司马迁《鸿门宴》)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表示因果关系。一般译为“因而”“所以”,也可灵活翻译。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宴》)
2.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们)的”;偶尔也做主语,可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
(二)何
1.疑问代词
·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何处”。翻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司马光《赤壁之战》)
·做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2.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3.动词
·通“呵”,呵斥,谴责。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三)乎
语气词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归有光《项脊轩志》)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推测或商量的语气。可译为“吧”“呢”。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苏轼《赤壁赋》)
介词
·相当于“于”。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助词
·用作词尾,在形容词或副词后,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地”。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副词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陶渊明《桃花源记》)
·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司马迁《项羽之死》)
·表肯定。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常做定语,译为“你的”;也做主语,译为“你”“你们”。不能做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五)其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司马光《赤壁之战》)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副词
·表祈使,相当于“可要”“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表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六)且
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然后”“那么”。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示赵弱且怯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
·将,将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七)若
动词
·可译为“像”“好像”。 上善若水。(《老子》)
代词
·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做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司马迁《鸿门宴》)
·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班固《汉书·高帝纪》)
·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八)所
名词
·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涉世家》)
助词
·用于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所以】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的凭借”“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九)为
动词,读wéi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意思,翻译比较灵活。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为,认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司马迁《鸿门宴》)
·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司马迁《鸿门宴》)
介词,读wèi
·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结构,译为“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句末语气词,读wéi
·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楚辞·渔父》)
(十)焉
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代词
·相当于“之”。可译为“它”“他”等。 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
·表疑问,相当于“安”“何”。可译为“哪里”“怎么”等。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啊”“呢”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十一)也
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表示商量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
句中语气词
·表示语气的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韩愈《师说》)
(十二)以
介词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司马光《赤壁之战》)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班固《苏武传》)
·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不译。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者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司马迁《鸿门宴》)
·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而”“来”“用来”等。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殽之战》)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者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助词
·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或方位。 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范晔《后汉书·皇后纪》)
·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动词
·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任用,是意念上的被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率领,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曹丕《与吴质书》)
(十三)因
介词
·依照,根据。 更延英俊,因才授爵。(范晔《后汉书·刘玄列传》)
·依靠,凭借。 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副词
·于是,就。 相如因持璧却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着,趁此。 因击沛公于坐。((司马迁《鸿门宴》)
动词
·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沿袭,继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贾谊《过秦论》)
(十四)于
介词
·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向,对,对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 而君幸于赵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苛政猛于虎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于是】
·相当于“于+此”,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等意思。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见……于……】
·表示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十五)与
介词
·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
·给,替。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连词
·和,跟,同。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动词
·读yǔ,给予。 则与一生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读yǔ,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读yǔ,对付。 庞暖易与耳。(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
·读yù,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
·读yù,称誉。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班固《汉书·翟方进传》)
(十六)则
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可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相呼应,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表已然,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名词
·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论语》六则。
·准则,法则。 以身作则。
动词
·效法。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则是】
·只当是。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关汉卿《窦娥冤》)
【则则】
·赞叹的声音。 连呼则则。(袁枚《祭妹文》)
(十七)者
代词
·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等。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用在“今”“昔”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可译为“……时候”。 近者奉辞伐罪。(司马光《赤壁之战》)
语气词
·用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在前一个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八)之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 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用于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用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动词之后,凑足音节,无实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动词
·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 jubao-mail@foxmail.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