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库 > 免税合并与应税合并形成的商誉所得税问题分析

免税合并与应税合并形成的商誉所得税问题分析

  • 柒月↘兔子
  • 2024-03-28 12:10:21
精选回答

免税合并与应税合并形成的商誉所得税问题分析本文简介:免税合并与应税合并形成的商誉所得税问题分析一)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税法不认可免税合并产生的商誉,即商誉计税基础为0,商誉账面价值则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会计上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因有二:*,若确认,则产生新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而改变商誉账面价值的计算结果(增加),商誉账面价值增加后,又产生递延

免税合并与应税合并形成的商誉所得税问题分析本文内容:

免税合并与应税合并形成的商誉所得税问题分析

一)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

税法不认可免税合并产生的商誉,即商誉计税基础为0,商誉账面价值则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会计上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因有二:

*,若确认,则产生新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而改变商誉账面价值的计算结果(增加)

,商誉账面价值增加后,又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从而二者无限循环;

第二,由于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导致商誉账面价值增加,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补充: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处理

税法与会计对合并相关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口径不同。

(1)一般情形(应税合并)

一般情况下,被合并方应按公允价值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合并方接受被合并方的有关资产,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即公允价值)确定计税成本。

比如,A公司兼并没有关联方关系的B公司,双方所得税率均为25%,兼并日,

B公司一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那么,企业合并时,B公司需要交纳所得税500(2000×25%)万元。A公司取得该项固定资产后,按照公允价值3000万元入账,计税基础也是3000万,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免税合并的情形

税法规定,企业合并时,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的情形下,被并方免交所得税,这就是所谓的免税合并。比如,A公司为兼并B公司,支付合并对价5100万元,其中,100万元为现金,其余对价5000万元是A公司股票1000万股的公允价值,

A公司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那么:股权支付额5000万元

/交易支付总额5100万元=98%

>85%,该合并为免税合并。

免税合并的所得税处理

被合并方可以不确认*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被合并方的*纳税事项由合并方承担,以前年度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可由合并方用以后年度实现的与被合并方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合并方接受被合并方*资产的计税成本,须以被合并方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

接前例,假如A公司兼并B公司属于免税合并,那么,兼并日,

对于B公司那项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的固定资产,B公司无需交纳所得税。A公司取得该项固定资产后,会计上按照公允价值3000万元入账,但计税基础是在B公司的原账面价值即1000万,由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万元,A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0万元。

教材【例19-18】

A企业以增发市场价值为15

000万元的自身普通股为对价购入B企业*的净资产,对B企业进行吸收合并,合并前A企业与B企业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假定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购买日B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如表19-2所示(单位:万元):

表19-2

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

6

750

3

875

应收账款

5

250

5

250

存货

4

350

3

100

其他应付款

750

0

应付账款

3

000

3

000

不包括递延所得税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

12

600

9

225

【正确答案】

A

企业支付的合并对价,*是自身的股票,因此,该项合并为免税合并,即B企业无需对资产处置损益缴纳所得税,同时,A企业取得B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其在B企业的原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但会计上按取得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

借:固定资产

6

750

应收账款

5

250

存货

4

350

商誉

2

400(差额)

贷:其他应付款

750

应付账款

3

000

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5

000

递延所得税分析

同时,由于A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相等,因此,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6750-3875=2875(应纳税)

存货暂时性差异=4350-3100=1250(应纳税)

其他应付款暂时性差异=(750-0)×(-1)=-750(可抵扣)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2875+1250)×25%=1

031.25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750×25%=187.5

所得税账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87.5

商誉

843.75(倒挤差额)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031.25

注意两点:(1)A公司确认的合并商誉2400万,税法不认可,即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400万,但并不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可辨认资产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并不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而是计入商誉。

两笔分录商誉合计=2400+843.75=3243.75,与教材相同。

为什么不确认商誉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假如对3243.75万元的商誉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引起第二笔分录倒挤的商誉金额发生变化,从而商誉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也发生变化,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变化,再一次引起倒挤的商誉金额发生变化,从而陷入无限循环。因此,不确认合并商誉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免税合并产生的商誉在后续计量时,因计提减值准备等*原因导致暂时性差异变化,均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化。

(二)应税合并的商誉

应税合并时,税法确认商誉的计税基础等于其账面价值,初始确认时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后续计量时,会计上可能计提减值,而税法可能进行摊销,由此可能产生暂时性差异,此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总结:商誉的初始确认,无论是免税合并还是应税合并,均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而其后续计量,免税合并的商誉不产生递延所得税,应税合并的商誉则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

吸收合并取得资产和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应税合并

免税合并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

入账价值=原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公允价值

产生暂时性差异。

入账价值=原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原计税基础

若原计税基础=原账面价值,则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

入账价值=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公允价值

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入账价值=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原计税基础

在原计税基础往往等于原账面价值的情况下,产生暂时性差异。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 jubao-mail@foxmail.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