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华秋沙鸭(Mergssqamats)属于鸟纲(Aves),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别名鳞胁秋沙鸭、油鸭、唐秋沙;是第三纪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了一千多*,被称为鸟类中的*石,属*I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雁形目中*一种*I级保护鸟类。与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同为*国宝,并已被列入*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动物红皮书(IUCN)和*鸟类保护联合会濒危鸟类名录(ICBP)。中华秋沙鸭繁殖分布区域狭窄,数量**。
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繁殖地已呈孤岛状,破碎化*。*能够确认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吉林的长白山,另一处是小兴安岭带岭林区的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通过保护与管理,在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繁殖的有近10对,由建区前的不足10只的偶见种成为种群数量达70余只的常见种,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中华秋沙鸭在**的集中繁殖栖息地。
中华秋沙鸭主食鱼类,善潜水。潜水前上胸离开水面,再侧头向下钻入水中,白天活动时间较长,此外还食石蚕科的蛾及甲虫等。
中华秋沙鸭的觅食方式主要有两种,当在岸边或浅水处觅食时,它们会将头部伸进水里直接进食。而在深水处觅食时,则会全身潜入水中取食。我见到的最长潜水时间大约40秒钟,最长的潜水距离有15米远。潜入水*,出水的方向不定,这主要是因为秋沙鸭潜入水中捉鱼,必须跟随鱼逃走的方向游动。捕食时,经常出现整个家族或者是家族中的几个个体同时潜入水中的场面,这很可能是集体协同捕食。
繁殖方式
中华秋沙鸭在树上营巢,把巢建在粗壮的活体阔叶树的树洞里,树洞距离地面一般都超过10米。中华秋沙鸭的雏鸟在刚刚孵化出来的一两天之内,要从树洞里跳出来,然后快速进到水中,所以通常中华秋沙鸭选择距离水体较近的树营巢。对于中华秋沙鸭来说,水里要比陆地*得多。
繁殖季节成对,偶尔见有一雄二雌结合,求偶期间亦常出现争雌现象。4月中旬到达繁殖地后,就开始寻找天然树洞做巢。雄鸟常有伪巢。巢多筑在紧靠河边的老杨树的天然树洞中,洞口距地面13米左右。洞内直径27厘米,洞口为20厘米×9厘米。巢内垫以木屑,上面覆盖着绒羽,并混有少量羽毛和青草叶。其在溪流中交配。交配前雄鸭围绕雌鸭游动嬉戏,当雌鸭靠近时雄鸭猛扑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
4月初到4月中旬产卵,通常1天产1枚,产*1枚时常间隔1天。年产1窝,窝孵数8-14枚,平均10枚左右。卵平均大小为63.25×45.91毫米,平均重量61.9克。卵为长椭圆形,浅灰蓝色,遍布不规则的锈斑,钝端尤为*。雌鸭在产完*1枚卵后开始孵卵,孵卵期内每日坐巢时间很长,除中午出巢约1小时外,雌鸭每日外出觅食的时间比较稳定,孵化末期有*波动。影响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觅食时间较长,外出次数也较多。每日清晨和午间觅食活动频繁,并集中在1天的2小时之内。其余时间都在孵卵,孵卵期为28-35天。每年开始产卵时间的日期同当年气温回升的快慢有关。雏鸟出巢时,由亲鸟带领跳出洞口,进入水中,成家族群活动。
孵化期间,雌鸭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它每天外出觅食2-3次,每次外出觅食的时间大约1个小时左右。晴天并且气温较高时,成鸭外出觅食的次数多,觅食时间也要稍微长一些。阴天或气温较低时,寻食的次数减少,觅食时间也稍短一些。在雏鸟出巢前的2-3天内,母鸭外出寻食的次数*减少,并且每次外出寻食的时间也由原来的1个小时左右缩短为每次20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 jubao-mail@foxmail.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